企业认证:通过认证
口碑认证:通过认证
关注热度:35142人
问世间什么最难
不外乎39℃出门上班
今天出门,小编只有一个感觉
连续高温 周末合肥39℃
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,合肥晴空万里,高温酷暑,把网友们烤得直喊:“热”爱合肥,贴近“孜然”,我为自己“带盐”!俏皮话虽然听着可乐,但更重要的是大家要做好39℃的防暑降温工作,避免午后外出,注意安全。
未来一周还是以晴热天气为主
根据最新天气形势分析,未来江淮地区仍以高温晴热天气为主。19日前后副高略有减弱,午后局地有雷阵雨;21日起副高增强,全市最高气温普遍达到37~38℃。高温晴热天气暂无缓解迹象,未来一周内无有效降水,部分地区旱情将进一步发展。
那么问题来了
为什么下周还会这么热?
因为……
明天就是大暑了!!!
明天大暑
古书云:大暑,乃炎热之极也,暑热程度从小到大,所以这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,加上正值中伏前后,长江流域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,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
二伏也叫中伏:
2017中伏时间:2017年7月22日 庚戌
7月22日——8月10日(20天)
中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
“冷在三九、热在中伏,除病先机不要溜”
初伏:防中暑
末伏:躲老虎
中伏:除病根
中伏:最易生病、最易除病的20天。
比如很多“病根儿”都是三伏天落下的:
“中伏”时节气高温闷热,且是雷阵雨最多,易挟湿。暑湿之气乘虚而入,最易使人心气亏耗,尤其老人、儿童、体虚气弱者,往往会引发苦夏、中暑等病。
40天三伏养生期到了中间的部分,承上启下的转折点20天,三伏天本身很炎热,外加我们身体出汗多,消耗大,很容易出现疲劳、消化功能减退的情况。
就是在这种转折的时候,如果不通过膳食进行调整,吃得不对,很容易导致免疫力降低,引起疾病,人体健康就滑向了疾病那一端。
那么问题就来了:
如何利用中伏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呢?
数据显示,气温每升高1℃,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.3%。
“每年夏天从6月开始,
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,
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。”
祛
除
湿
气
中伏时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祛除湿气,推荐您祛除湿气的方法是:
首先:
艾灸祛湿
(艾灸温阳补肾去湿气!)
每年最热的“三伏天”施灸会事半功倍
解决久治不愈的因寒凝而引起的各种淤症
达到秋冬养阴、冬病夏治的目的
祛湿神物——红薯!
日本东京大学对130种食物抑制胆固醇的功效进行研究,发现红薯的作用是其他食物的10倍。冬季有湿气、心血管问题的,夏天吃点红薯,对人体血管有好处,还能去除淤毒、湿毒,又安全又好。
“情绪中暑”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,特别是老年体弱者,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、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,甚至引发猝死。预防“情绪中暑”不妨吃点马铃薯。
最适合夏天喝的祛湿茶,
让湿气不再缠着你
苦味食物不仅清热,还能解热祛暑、消除疲劳。所以,大暑和中伏时节,适当吃点苦瓜、苦菜、苦荞麦等苦味食物,可健脾开胃、增进食欲,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,还可预防中暑,可谓一举两得。
大暑和中伏时节天气酷热,出汗较多,容易耗气伤阴,此时,人们常常是“无病三分虚”。因此,除了及时补水,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。如山药、大枣、海参、鸡蛋、牛奶、蜂蜜、莲藕、木耳、豆浆、百合粥、菊花粥等。
要调整起居,保证充足的睡眠,中午应午睡0.5—1小时,因睡眠与情绪和免疫力密切相关,睡眠不足则抵抗力差。
最后,终于到了做重大抉择的时刻啦——
高温!高温!高温!
请点转给身边小伙伴们提个醒!
不然的话,
小编会一直看着你们的。
不过,
记得提醒他们打开的时候慢一点,
毕竟这是一份烫手的文章啊!